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組星係和恒星的圖像,以驚人的細節顯示了一個位於10億光年之外的星係。(Image credit: ESA/Webb, NASA & CSA, A. Martel)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美國太空網(Robert Le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最新發布的一張圖片顯示了一片擁擠的星係和恒星,遠處的螺旋星係以驚人的細節脫穎而出。
位於圖像底部的大星係LEDA 2046648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或Webb)的圖像中非常清晰,其單個螺旋臂都可見。考慮到這個位於大力神星座的星係距離地球和JWST超過10億光年,這一級別的細節更令人印象深刻。
這張特別的照片還顯示了許多其他星係和恒星,它們都有六個尖衍射峰,這是JWST觀測的標誌。這張照片是JWST的近紅外相機(NIRCam)在望遠鏡觀察白矮星WD1657+343時拍攝的,這是JWST為了校準其近紅外成像儀和無狹縫光譜儀(NIRISS)而觀察的一個經過充分研究的物體。
(這張圖片於周二(1月31日)發布,大概來自1月15日之前,當時NIRISS發生故障,導致儀器無法使用。NASA官員表示,NIRIS於周一(1月30日)恢複正常運行。)
圖像中的其他星係不僅比LEDA 2046648小,而且其中一些星係距離更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曆史。JWST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觀測遙遠的星係,其中一些星係的位置比LEDA 2046648遠得多,以便及時回顧宇宙處於幼年時期。
這種曆史洞察力是可能的,因為光從遙遠的星係傳播到地球需要有限的時間,所以觀察這些星係就像在光離開的時候看到它們,有時早在大爆炸後約3億年的138億年宇宙曆史中。
然而,從這些星係發出的光在其長達數十億年的旅程中,並沒有保持不變,而是到達了JWST的21英尺寬(6.5米)鍍金主鏡。
宇宙的膨脹擴展了這種光的波長,將其能量從可見光譜減少到紅外光。這個過程被稱為“紅移”,因為它將光移向電磁光譜的紅端。
這一現象使JWST的紅外探測能力成為研究古代星係紅移光的理想選擇,從而確定其形成、演化和組成的細節。
然後,天文學家可以將這些遙遠的古老星係的結構與我們在更現代的宇宙中所看到的離我們銀河係家園銀河係更近的星係進行比較。
這一比較有助於揭示星係是如何形成我們今天在宇宙中看到的結構的。此外,來自遙遠星係的光有助於揭示它們的化學成分,向天文學家展示了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何時形成的,以及它們是如何由於爆炸恒星的富集而在後來的星係中變得更加豐富的。










